據統計,目前全國的電梯保有量超過600萬臺,日均人流約為50億人次,服務于各大社區、醫療機構、交通樞紐等場所,與人群的接觸十分密切。突如其來的疫情,是整個社會要面對的‘黑天鵝’事件,但風險之中,我們更應該看到電梯物聯網的責任與機遇。
非接觸式呼梯、未佩戴口罩乘梯人監測、智能消毒……我們新再靈也陸續向社會推出了多種電梯防疫方案,并將其應用在多家醫院內,為疫情傳播筑起防線。
經過這次疫情之后,也給大家提了個醒,公共衛生安全不容忽視。我們也希望云梯防疫系統能為更多人所熟知,今后能在更多的場景落地實現,如學校、社區、商場等,更多地實現普及應用,讓大家養成良好乘梯習慣,減少在公共場所被感染病毒的幾率。
這次疫情,也給社區電商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
我們把電梯定義成一個社區媒體,因為它與老百姓的生活最為息息相關。從傳統角度看,電梯是一個設備,一個工具;但從今天來看,電梯可以看作是一個互聯網的線下場景生態,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更多人。
我一直認為,電梯不止是一臺設備,更是一個場景,是互聯網的一個數據節點,如何把基于這個場景的流量運營起來,是我們從創業到現在始終在思考的問題。
電梯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高流量場景,喚醒基于這個場景的社區消費,我們有三個核心優勢:
第一是引流渠道。傳統的社區電商大多采用微信群、地推的方式引流,但這樣的方式成本高、不固定、容易被復制。電梯是小區居民外出的必經之路,電梯廣告這塊業務,已經形成了一個現成的引流工具和喚醒工具——廣告屏。
第二個要素就是本地化服務能力。目前,云梯系統已經覆蓋了全國5200多個小區,今年的目標是超過1萬個小區,具有廣泛的用戶資源,這是做社區電商的基礎。同時我們和物業的合作十分緊密,物業又是社區服務的一個重要主體,為我們開展社區電商業務提供了支持。并且與我們合作的所有物業的工作人員都安裝了云梯·維小保App,維小保也成為連接社區服務主體的良好線上渠道。
第三個要素就是商品和物流的問題。在商品上,我們已經和京東達成合作,由京東來保證品質商品的提供和配送,未來我們也期待能與更多的互聯網大平臺合作,與我們形成串聯。
相比傳統的社區電商,我們的不同之處在哪兒?
傳統的社區電商平臺往往承擔了整個消費環節里的所有工作,從用戶消費欲望的喚醒、商品的提供、物流的配送以及貨物的保存都囊括在內,業務體系十分繁重復雜。但我們希望把這件事情做輕,比如一個醬油十人拼團,我們負責喚醒這十個人形成購買,電商負責提供商品并分單配送給這十個人。
這對于電商來說,增加了一個銷售渠道、簡化了配送問題;對于物業來說,豐富了一項服務內容、增加了一項新收入;對于用戶來說,解決了快遞收取的最后一公里問題。目前這個模式已經十分成熟也很有效。新再靈云梯以一個串聯者的角色把各方聯動起來,我們提供的還是電梯這個場景的流量運營服務。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不同點,是在我們的社區拼團過程中,極大地加深了鄰里關系的建設。隨著城市化的進程,鄰里關系變得越來越淡漠,我們的拼團活動讓很多從來不認識的鄰居產生了互動,甚至轉化為線下的朋友。
其實,基于鄰里之間的信任感所產生互動性質的消費,是一件很有意思也很有開發價值的事情。對于鄰里關系的建設是我們弘揚傳統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古人講“遠親不如近鄰”,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這也是我們企業需要去承擔的社會責任。
我們的技術實力、社區的運營能力、物業之間的粘性關系都是我們企業護城河的組成部分,但是無論是技術還是任何營銷能力,最終都是為了用戶粘性服務的。因此我們也希望在市場上大部分的競爭者都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之前,快速把社群平臺做起來,用戶的支持會是我們護城河強有力的支撐。
從IT時代到大數據時代,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做到對所有數據了如指掌,未來對于任何創業公司來說,最厲害的不是在某一個行業或者某一個領域做到最強,而是在某一個垂直場景里做到最強。對于新再靈未來的構想,我還是堅持圍繞電梯這個場景衍生出更多的商業價值,基于電梯屏幕的媒體價值構建整個社區生態,就像微信擁有最多的社交數據,淘寶擁有最多的電商數據,我想做全中國最大的電梯大數據平臺。